廣濟宮


座落於新北市中和區中和路九十五號(昔日地名為擺接堡─班寮─枋寮);約於清代雍正、乾隆之際,漳人來臺墾拓荒土,在擺接堡等荒野地區披荊斬棘,開闢沃土,蓽路藍縷,生活艱困,幸叨「聖王公」浩氣,常顯神靈,或施雨霖,或除瘟疫,庇佑墾荒先民之開墾工作得以平安順利;為感念聖恩,遂於土地墾成定居後,擺接堡十三莊(即現今之中和、板橋、土城、安坑…等地區)之漳人,乃於清‧乾隆年間(約於西元一七五七年)從祖籍漳州之開漳聖王廟,恭迎「聖王公」金身來此開創基業。 肇始時之建築為土造平房,廟中供奉「開漳聖王」二王鎮殿;旋於清‧嘉慶十六年五月間重新整建,改以石條、石灰材料建造;而後,雖經逐年增華,惟仍感不具規模、宏偉之勢;迨至清‧嘉慶、光緒初年,由擺接堡沐恩弟子暨眾信醵資,共同建獻廟宇,由唐山師傅─歐大侯先生設計、建造神殿,並恭雕聖王神像鎮殿;工程歷經數載,備極艱辛,遂於清‧光緒六年(西元一八八O年)重建完竣;廟庭古色古香,殿中雕樑畫棟,金壁輝煌、莊嚴堂皇。

開漳聖王「開漳聖王公」姓陳名元光,字廷炬,唐光州 固始縣人(今之河南省穎川縣) ;父政,唐高宗總章二年(公元六六九年),以「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事」出鎮綏安,靖蠻獠之亂。 「聖王公」少通經史,熟韜略,早領鄉薦;年十八,即隨父領兵入閩,父卒,代領其眾。是時廣東涯山賊寇陳謙串結福建娘子洞賊寇苗自成、雷萬興等人進攻潮陽,守帥不能制,「聖王公」輕騎討平之。又,有盜攻南邊海邑,循州司馬邀「聖王公」入潮,倍道襲寇壘,俘敵以萬計,自此,嶺表皆平,事聞,晉封「正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」。 唐‧嗣經三年(公元六八八年),疏靖建一州於泉、潮之間,以抗嶺表賊寇,詔從之,於是始建漳州,即命「聖王公」為州刺史,晉封「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將軍」。 此後,「聖王公」與承事郎丁儒,別駕許天正參理州事,闢地置屯,招徠流亡,營農積栗,通商惠工,設學興教;於是自潮、惠、汀、贛,以至興、泉、海島…等數千里無烽火之驚。後,苗自成之子糾眾再起,由潮州猝抵岳山,「聖王公」率輕騎禦之,因援兵後至,不幸為藍奉高刃傷而卒,時為唐‧景雲二年(公元七一一年)十一月,朝廷詔封「臨漳侯」,謚「忠毅」文諱,其子 ,孫酆,曾孫謨俱繼任刺史,先後百餘年間漳人皆深受其惠。 「聖王公」卒時,權葬綏安溪火峙原,唐貞元二年(公元七八六年),徙州治於龍溪,乃遷葬於漳州市郊浦南附近之石鼓山,墓碑大書「唐開漳陳將軍墓」,墓前尚存唐雕石羊、石虎、華表柱各一副;其墓自唐、宋以來,履經修葺,附近天然五迭石上,刻有〝清康熙間漳浦蔡世遠侍郎修墓記〞,有「嗚乎!權子流風,尚存殘碣,召伯遺受,勿剪甘棠,凡我後人,勿傷斯塚」之文句,可見漳人對「聖王公」之聖德,感念至深。

福和宮


現址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廣福路一一二號(原廟美街六巷六號),開基創建於西元一七六六年,清‧乾隆卅一年間(亦云為乾隆卅二年間),迄今已歷貳佰餘載;開基時之廟名為「五穀先帝廟」,祀奉主神之尊號為【神農大帝】(俗稱為五穀先帝)。 當時本地區居民稀少,由中和之漳和、永和、二八張、南勢角、秀山、潭、中坑等地區信士,在墾拓之初、百事待舉的情況下,為祈求平安而共同倡建,斯時建廟於廟仔尾 (即今日之中和市廟美街五十七號),初時之規模不大,為土造平房式建築,廟名為「五穀廟」。 日據時期,民國十四年 (一九二五年,日‧大正十四年),由鄉紳俞英、林梅清、江讚慶、何清風、游道、范啟賜及板橋的劉嘉輝、劉蘭亭父子,共倡改建,遂由黃文慶、黃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土地(廟美街六巷六號),重建工程由陳應彬(彬師)、陳己元(阿挫師)父子二人擔任,歷經三年,工程完竣後改稱為【福和禪寺】;寺前面臨溪畔,原有舟楫往來,中和八景之『福和鐘聲』即是指當時靜謐的寺院氣氛,不過由於社會生活型態改變,一到傍晚中和夜市人聲喧鬧,昔日景象早已不復存在。(中和八景:尖山晚渡、石門灘音、潭墘甘泉、壁湖怪石、福和鐘聲、員山遠眺、網溪泛月、永和暮潮)民國卅四年本省光復後,再由眾善信提倡更名為【福和宮】,由廟中石刻牌匾的落款及文獻之記載中,可以整理出福和宮歷年修築的經過: 一、日‧大正十四年(一九五二年) 正殿四點金柱上對聯落款,為興建年代。 二、日‧大正十五年(一九二六年) 春吉旦 正殿龍柱落款。 三、日‧昭和丁卯二年 (一九二七年) 三川殿步口牌樓面之石雕及石獅 由於神農大帝亦係藥師琉璃佛,尤其為信眾解危治病之藥籤,更是奇效,自是醫名遠播,名傳遐邇,深深贏得眾善信之敬仰與膜拜;尤其是農人、草藥商、醫師更是虔誠供奉。 神農大帝 據古文獻記述:盤古開天闢地之後,有「天」、「地」、「人」三皇,【神農大帝】即上古時候的人皇,世稱「炎帝」,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;在民間又有「五穀先(仙)帝」、「藥王大帝」、「栗母王」、「田祖」‧‧‧等尊號;廟祀神像造型多為:頭角崢嶸,袒胸露臂、腰圍樹葉。赤手跣足,手持稻穗,十足表示出上古時代,開天 闢地後的原始裝束。「帝王世紀」中記述:『神農氏,姜姓也,母曰任姒,有蟜氏女,登為少典妃,遊華陽,有神龍首,感生炎帝;人身牛首,長於姜水;有聖德,以火德王,故號炎帝;初都陳,又徙魯;又曰魁隗氏,又曰連山氏,又曰烈山氏。』「括地志」曰:『厲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,山東有石穴,昔神農生於厲鄉,所謂烈山氏也。』;史籍記載炎帝(生於紀元前三二二o年)在位一百二十年崩,葬於今湖南長沙。清朝雍正時期,詔令各府州縣擇地設「先農壇」,以紅質金字作先農之神位,年年由地方官率農民致祭,天子亦在京城舉行「祈農」之祭,每年農曆四月廿六日為聖誕日。 【神農大帝】教耕稼、種五穀、嚐百草、作燈火、制訂權度量數,將百姓的生活漸漸導入文明社會,著實對中國文化有莫大之貢獻,所以農民、藥商、糧商、醫師皆奉之為守護神或祖師爺,而一般百姓對其感恩的謨拜,更是歷千萬代而不衰。